交易频AYX爱游戏- 爱游戏体育官网- APP下载率逆势暴涨大成基金却在牛市收益垫底
2025-11-02AYX爱游戏,爱游戏体育,爱游戏体育官网,爱游戏APP下载
2023至2024年的熊市中,大成基金以两年期7.99%的主动权益绝对收益夺在24家大中型公募里排名第一,规模逆势增长,机构持仓比例也随之飙升,从20.63%激增至50.86%。
然而,当2025年牛市来临,市场风格转向科技与成长,昔日冠军迅速溃败。截至9月底,其主动权益收益排名已滑落至大中型公募的倒数第二,超额收益更是垫底最后一名。(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
规模增长与业绩溃败同步发生,而背后的基金管理也是出现换手率飙升和踏空建仓等诸多问题。
在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响应监管号召、顺应投资者呼声,全面进入“降费降佣”的大时代背景下,大成旗下多只基金的换手率在近期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与行业改革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其中,由魏庆国、于威业共同管理的大成行业先锋混合A最为典型。该基金的换手率突然从去年同期的520%,飙升至惊人的1847%,是市场平均水平的近6倍。(据晨星中国数据,下同)
如此高频的交易,直接导致其交易成本高达3.14%,这一数字是其1.5%管理费率的2.5倍以上。这意味着,投资者在支付明面上的管理费之外,还承担了更为沉重的、因基金经理频繁操作而产生的隐性费用。
大成行业先锋的交易佣金也从去年的131万上涨到今年166万,而基金规模还同比下降了。
此外,大成成长进取的换手率从2023年的178%,先是上涨到去年的791%,今年更是进一步攀升至904%。大成科技消费的换手率也从464%暴涨到了723%,同类只有47%。
大成科技创新基金是在去年换手率短暂下降后,今年再度飙升至984%,其交易成本也达到了2%,叠加其他费用后,综合费率高达3.55%。
前三只基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换手率在2023年之前大多处于行业平均或偏低水平,但在降费错失之后,却不约而同地更加高频交易。
以大成行业先锋为例,在其今年的三个季度报告中,十大重仓股里只有工商银行和中芯国际两只股票曾在两个季报期出现过,其余持仓几乎每季度都在“大换血”。这种操作与行业所倡导的长期持有、深度研究的理念完全相悖。
如此激进的操作也没换来理想的回报。大成行业先锋近一年的回报仅有7.04%,跑输业绩基准11个百分点;近三年回报更是亏损10.76%,跑输基准超过45个百分点,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长期垫底。
当基金经理们固守的价值投资框架在成长风格主导的市场中失灵时,却出现频繁买卖、追涨杀跌的短期操作。投机赌博的表现变多了。
高换手率是投资行为上的失控,而“风格漂移”则是投资承诺上的违约。大成基金众多产品的实际持仓与其名称和既定策略出现了背离。
基金经理韩创旗下管理着大成国企改革、大成聚优成长和大成新锐产业等多只基金。
尽管这些基金名称各异,投资目标也各有侧重——一个聚焦“国企改革”,一个主打“新锐产业”——但它们的持仓却长期保持着近七成的相似度。
今年三季报显示,这三只基金不约而同地重仓了兴业银锡、山东黄金、锡业股份等典型的周期性资源股。
大成新锐产业的产品资料上写明,基金主要投资于“新锐产业中的优质上市公司,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新锐力量的成长收益”。
然而,其重仓股中却出现了中国太保(保险)、中曼石油(石油开采)和招商轮船(航运)等传统行业的代表。
由郭玮羚管理的“大成科技创新”,在其2025年中报的重仓股名单上,出现了泡泡玛特(潮流玩具)、三生制药(生物制药)和老铺黄金(黄金珠宝),与硬核科技创新的主题相去甚远。
由邹建管理的大成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名字中带有鲜明的“成长”标签,但其2025年中报的十大重仓股却是中国移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安琪酵母等一批大盘价值股,几乎看不到几只真正具备高成长属性的股票。
该基金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收益仅为12.49%,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个百分点,也印证了这种配置在成长牛市中的尴尬处境。
而策略定位相反的基金,却买入了完全相同的股票。例如,大成蓝筹稳健和大成科创主题两只基金,在2025年中报中,重仓股竟然完全重合,都包括江淮汽车、澜起科技和中航沈飞。
根据投资策略,大成蓝筹稳健本应优选天相280指数中的蓝筹成分股,而大成科创主题则应聚焦科技创新相关公司。其宣称的投资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约束性并不大。
这几个呈现出一种惊人的一致性:无论基金名称是什么,最终的持仓都偏向于防御、价值或国企大盘股。
这些防御风格股票恰恰是大成基金在2023-2024年熊市中取得成功的“舒适区”。这背后更可能是一种投资惯性。
公司多年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发行了大量带有“成长”、“科技”、“新锐”标签的产品,但这更像是一种营销策略。
徐彦——拥有十三年投研经验的首席权益投资官(CIO),是大成价值投资理念的旗手,今年这位老将的身上也出现严重决策失误。
2025年3月,在牛市初显峥嵘之际,徐彦发行成立了新基金“大成兴远启航”。
对于认购产品13亿元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寄予厚望,期待这位穿越过两轮牛熊周期的老将,能带领他们抓住这轮难得的市场机遇。
根据基金合同规定,基金经理必须在基金成立后的6个月内,将股票仓位提升至合同要求的范围(对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通常是最低60%。)
截至6月末,即基金成立三个月后,大成兴远启航的现金资产占比依然高达84%。在整个二季度市场高歌猛进之时,徐彦手握巨额现金,选择在场边观望。
直到9月11日建仓截止日过后,在三季报中,该基金才将股票仓位提升至60%左右的最低要求。
这种被动的、拖延式的建仓,完美地错过了2025年上半年最激动人心的上涨行情。
截至最新10月27日,该基金的收益仅为0.26%,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近15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近20个百分点,业绩在近半年成立的基金中排名垫底。
尽管徐彦管理的其他产品中长期业绩稳健,但他在本轮牛市中的“踏空”行为,依旧引发了基民大规模的质疑。
在东方财富网基金吧中,一位投资者的发言道出了许多人的愤懑:“2月买的,这波行情活生生错过了,等你到9月,不行就换。”
投资者的不满直接反映在基金规模上。据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大成兴远启航”混合基金的规模已从募集时的13.24亿元降至6.94亿元,接近腰斩。
徐彦看不清牛市行情,也是选择了保守防御的建仓风格。大成基金的决策层,从上至下,对于市场风格的适应速度缓慢。
如今,大成基金面临的已非简单的业绩修复问题,组织文化与投研体系都已出现内伤,能否扭转劣势,继续保持机构高认可度,到了考验这家老牌基金的管理能力的时候。
本文中所有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系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及监管要求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网站、官方社媒、定期或临时披露的官方公告等)做出的分析与判断,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其他商业建议。
本文中所有涉及商业人物的内容,系依据合法渠道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媒体采访、人物传记等)做出的分析与判断,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其他建议。
因采纳本文,或受本文影响而采取的行为及其导致的相应后果,智谷商业评论不承担任何责任。


